人工智能热潮来袭,上海如何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AI全球研究中心 2019-04-11/23:17 访问量:
  • 4月10日上午,上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共同举办了“领导干部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关于本市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解读和领会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本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布局和重要意义,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近年来,上海以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为契机,发挥平台效应,进一步融合赋能、创新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开放、培育产业集群、集聚全球创新要素上加快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速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在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持续发力。

    来自上海市经信委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700亿元,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上海人工智能企业集群也加速壮大,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居于全国第一梯队,上海不仅引进微软、亚马逊、BAT等行业领军企业,还加大对依图、深兰、乂学等本土人工智能企业的培养,鼓励他们为上海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截止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以徐汇滨江、浦东张江等重点创新示范区引领,杨浦、长宁、闵行、静安等区域联动,以深兰、依图、乂学等为代表的本土AI企业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格局。

    同时,上海充分发挥应用场景资源优势,推进人工智能创新赋能,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智慧城市。

    2018年底,上海在全国首发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实施计划,围绕超大城市特点和需求,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在上海率先运用。首批应用场景,围绕学校、医院、社区、工厂、园区等10大领域、19个具体需求,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吸引全球170多份解决方案同台竞技。

    其中,以深兰科技为代表的上海本土独角兽企业在本次征集计划中脱颖而出,为上海多个应用场景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例如,熊猫智能公交成为AI+交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手脉闸机成为AI+社区的门禁安全和通勤解决方案,自动驾驶熊猫扫路王替代清洁工成为AI+园区的特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同时,长宁区智能菜场和移动早餐车已经为社区居民和白领提供了刷手便捷化购物服务;建青中学等学校聚焦AI时代下教学模式变革,打造个性化教学模式,上海人工智能从政策到落地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的生活需要,还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开放中深化全面赋能,在全国人工智能竞赛中形成“头雁效应”。

    随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召开和上海利好政策的实施,上海本土人工智能企业还加速布局,启动了一批基础研发平台,例如,深兰科技组建深兰科学院,下辖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学计算研究院、生命及AI脑科学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和智能汽车研究院等研究所,同时联合欧洲卢森堡国家实验室成立了基于自动驾驶、智能和精密制造、金融安全等领域深入交流的中欧联合实验室,为上海本土引入海外优势资源,共同开发和研究全球最新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

    同时,一批行业创新中心落地发展,例如,张江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是我国第六、第七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上海首次获批建设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据了解,下一步,上海将围绕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从产业布局、技术攻关、应用示范、生态营造等方面发力。聚焦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硬件、智能传感器、智能芯片、智能软件等产业的发展。实施多层次的企业引进和培育计划,加大对本地高成长企业的支持,培育一批本土优秀企业。

    同时,上海将加快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建设和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和应用创新中心,布局若干创新支撑平台,形成技术-人才-产品-应用的创新链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服务于增强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人工智能“头雁效应”。


    赞(0)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