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运营者得天下,看酷开的运营经

  • 来源: 驱动中国   2016-11-08/13:47
  • 在互联网行业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得运营者得天下。这也是为什么短短几年内像乐视、小米这样的纯互联网企业能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进入2016年,互联网电视品牌酷开以频频大动作和漂亮的市场销量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黑马,然而不少人好奇,拥有一半传统家电企业血统的酷开是如何做好自身运营的呢?实质上,酷开深谙“得运营者得天下”的道理,并将自身定位于客厅娱乐平台运营商,从内容、用户渠道等方面不断实现突破。

    内容——携手合作伙伴,共创大内容体系

    内容资源对于互联网电视企业的重要性,已不必赘述。酷开作为创维的内容运营公司,从2007年就开始为电视提供内容,也是行业内最早进入互联网电视的企业。经过近十年内容运营的经验积累,2016年酷开携手各领域内容供应商,提出了大内容战略,为互联网电视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内容建设模式。

    2013年,互联网电视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酷开品牌首次以电视产品亮相,内置影视、游戏、商城等版块,大内容体系雏形形成。2016年5月,酷开正式提出了大内容战略,即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站在智能电视大屏生活全体验的高度,为用户提供不止于影视,更包括教育、健康、旅游、商城、游戏等在内的全方位内容,及为这些内容打造的专业硬件。

        酷开大内容战略实质上是一种资源跨界、合作共赢的模式。其打破了用户唯影视论的传统电视认知,将教育、旅游、音乐、商城、健康、音乐等内容资源统统纳入到互联网电视的内容范畴,推动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发展。跨界背后必然是合作共赢,酷开联合腾讯、爱奇艺、智课教育、携程旅行、环球购物、天籁K歌等内容供应商,既完成了自身内容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为合作伙伴的内容带来了巨大的用户流量。

    2016年10月,伴随着酷开品牌升级发布会的举行,酷开大内容体系进一步升级。董事长王志国表示,目前,酷开已拥有166家重点合作伙伴。酷开大内容体系是开放的、无边际的,未来将有更多行业合作伙伴加入其中。

    用户——以酷开系统为依据,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谈到这里,有人不禁发问,酷开是如何让大内容有序运营的?没错,酷开系统,这才是酷开作为客厅娱乐平台运营商的核心价值所在,它像大脑的中枢神经一样,连接着用户、内容、大数据。

    众所周知,与传统电视相比,互联网电视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将丰富的内容以良好的体验方式带给用户。为了使酷开大内容全面覆盖用户,酷开已形成了酷开电视、创维电视、第三方电视、酷开VR、第三方VR、各类配件的终端体系。最新数据显示,酷开系统总激活数已高达1865万,日活跃量在700万左右,这在行业内是首屈一指的。

    酷开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不仅能运营更多内容,更能够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它能够记录用户的使用习惯,汇聚成大数据,所有大内容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种筛选方式进行整理、归纳,并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自动匹配和推送相关内容,最终通过大屏呈现给家庭用户,不同类型的家庭实现不同优质内容的精准推送。用户看到的,得到的,用到的内容总是他们想要的。

    此外,根据酷开系统大数据,酷开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积极完善内容和产品,提升用户体验。酷开王志国介绍到,对比其他电视操作系统,酷开系统拥有支持芯片最多、量产经验最丰富、系统最低要求最低、对合作伙伴开放、终端数量可能最多、高价值用户最多、线上线下推广资源的诸多优势。

    渠道—— 1+N模式,玩转粉丝经济

    酷开不仅肩负着整个创维电视的内容建设,同时也是创维的线上品牌。进入2016年,酷开在渠道方面的运营愈发成熟,初步形成了1+N的渠道运营模式。

    说明: 791002149158594107

    “1”指的是酷开商城。2016年,酷开以酷开商城为阵地,打造了一系列电商促销节日,如7.28好硬件爆品日、8.29酷开粉丝节、10.28酷开品牌日,通过成本定价的法则将酷开电视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同时,还联合其他小家电品牌一起玩转节日营销,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N”指的是联合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平台,酷开实现了同一机型不同型号的渠道特供。以新品24核4K超级游戏电视酷开N2系列为例,50N2特供苏宁,55N2特供天猫并于双11正式发售,60N2特供京东。

    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对一家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尽管出身传统家电厂商,但酷开一直秉承用户价值初心,在夯实硬件优势的同时,正在不断学习并创新互联网电视的运营战术。数据显示,2015年,酷开电视销量超百万台,位居互联网电视全网销售第二位。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