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东芝,未来到底要去向何方?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徐欢   2017-11-28/17:10
  • 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家电基本上都处于加速衰落的阶段,而作为相反中国品牌正在急速上升,一枯一荣,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制造正在悄然间取代着日本制造。

    2017年11月14日,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与东芝株式会社在东京联合宣布: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简称TVS)股权的95%正式转让海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海信集团将获得今后40年能在全球范围内出售电视机时使用“TOSHIBA”品牌的权利。该项股权转让金额暂计为129亿日元,预期将于2018年2月底完成交。

    1

    无论对于急需自救的日本东芝,还是飞速崛起的中国海信来说,或许这笔交易都将是最佳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都知道,尽管近年来日本东芝的日子并不好过,但这并不妨碍东芝在画质技术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甚至在日本本土市场,东芝电视仍位居第二,当然,这也是海信看上日本东芝的关键所在。

    2

    值得一提的是海信此次拿下东芝,这在无形中有助于巩固海信在国际彩电市场的地位。这可能也是海信国际化征途上最关键的一环,毕竟此项收购完成后,全球前五大电视厂商将重新排名:三星、LG、海信、索尼和TCL。

    说实话,关于这一点小编还真是挺意外的,深陷“海夏之争”的泥淖,见招拆招好不累人,这次竟还是将手伸向了日本家电,前有夏普这个前车之鉴,难道海信就不怕重蹈覆辙?不过,也正是因为海信的敢打敢拼才有了今天举世瞩目的傲人成就。

    相比海信近年来的“买、买、买……”,日本东芝则在“卖身”的道路上彻底开了挂。2015年末,东芝就把印度尼西亚自主彩电生产工厂和二槽式洗衣机生产制造基地的土地和建筑资产(作价约2500万美元)出售给创维集团;2016年,东芝又把以洗衣机、冰箱等主营白色家电业务的子公司出售给了美的集团;今年10月份,东芝将闪存芯片子公司作价2万亿日元(约合175亿美元)出售给贝恩资本(成员包括苹果、戴尔、海力士等)领导的财团;而现如今电视业务也花落海信集团。

    3

    如果再退出PC市场,东芝面对一般消费者的业务将几乎消失。从庞大的商业帝国,再到现如今的分崩离析,真让人怀疑属于东芝的明天到底在哪里?

    事实上,日本东芝确实在做一个坚决的而又是无奈的,但是必须要做的一种断尾求生,为了填补美国核电事业的大窟窿,日本东芝舍弃了自己面向消费者的终端家电的业务,包括彩电、空调等等一系列的产品,恐怕以后也只能死守电子消费类产品的上游产业。

    留给日本东芝的恐怕也只剩下社会基础建设、能源电力、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信息系统工程、IT终端产品和部分的家电等重大领域。从这点上来说,日本东芝现在整体上是从市场的第一线正在大踏步的后退。不过,这种后退并不代表日本东芝只剩了个空架子,在这点上德国西门子在很多年前已经为我们做出表率了。

    曾几何时,西门子家电留给中国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那绝对代表了欧洲的最高水平,是全球顶尖水平的家电产品。但时间流转至今天,显然西门子早已褪去了往日的荣光,盛名不在,似乎已经走了下坡路。但实际上,实实在在的西门子就在我们身边,环绕我们身边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能源、智能交通等等领域,西门子都是隐藏在一线产品背后的坚强后盾。

    4

    这也就是说,尽管目前西门子在家电领域的确掉队了,但这并不妨碍西门子在其他领域闯出一番名堂来。正所谓,上帝每关上一扇门,就会打开一扇窗。在今天日本东芝也好或者其他的日本企业也好,日本家电的没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完全败在技术和产品上,很大程度败在机制与观念上。

    对此,小编只想说,坚守固有生产管理模式的日企显然没能追紧时代的步伐,于是只能上演变卖家电业务的滑铁卢,虽日本家电企业份额在减少,但是其品牌仍在,并且拥有技术授权,更多的是制造和销售的退出,将精力更多地投放在高技术产业上,成为日本东芝等大多数日本让你家电企业最后的退守地。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