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Neytiri
2010-03-02/15:10
在中国大约有2.4亿的来自农村的民工。他们及其家庭基本没有任何社会福利,这个情况要改变。
数以百万的农民工在如安徽省阜阳市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在那他们无权享受各种社会福利。-摄像:dpa
作者:PEER JUNKER, 北京
2010年2月28日
波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把中国的领导层摇醒了。在过去一年数以百万的中国农民工丢掉了工作– 且因为他们没有社会福利保障,在北京对骚乱的恐惧在上升。这种社会倾斜成为了“和谐社会”这个目标的一个问题,有采用官方行动的必要性。
由律师和学者在北京组成的Gongmeng认为严苛的户籍制度是社会问题的主要症结,因为只有被承认是城市公民,才能享受例如看病,医药这些大城市的优渥的社会福利。仅在北京地区估计就有600百万没有长久居民身份的人。他们中大多数是农民工。
在这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大概一个星期左右,gongmeng提出批评,农民工的孩子也同样受到歧视。 “即使他们在北京出生,也没有户口”,GongMeng的Xu Zhiyong说。很多孩子必须会返回原籍地,那里只有低下的受教机会。北京无户口学生的情况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个。几十年来的户籍制度固话城乡居民间的极度社会不平等。
有的在大城市落户已经好几代了,很多人依然没有成为城市居民的机会。中国的社会制度把居民分成了不同的等级。其中最底层的是季节性从农村到城市的农民工,他们常常是在大城市的工厂里没有工作合同和社会保障。户籍制度不仅是不公平,同时也使中国居民无法灵活流动。因为即便是从一个城市移居到另一个城市,也十分困难。除了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和富人。
把严格的户口等级制度看作是制度中的错误的不仅是在北京的Gongmeng。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也有类似的看法。在最新的各国国家报告中要求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如此才能扫除工人自由流动的障碍,改善他们获得的社会福利机会。养老金和医疗保健费用应当更加集中。 报告指出:“中国可以负担额外的费用,因为它的公共资金充足”。有了良好的福利制度,可以降低中国的高储蓄率,推动国内消费。
中国政府离取消户籍制度还很远。虽然有至少敦促政策软化声音,但是在人口稠密区的城市仍然是不愿意接受大量涌入的新居民的负载。中国的领导人希望从其他方面来调整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平,1月底,政府宣布大幅提高用于农村地区的发展的预算。
周二,一个政府顾问说,中国领导人希望赋予青年农民工更多的社会福利。“政府将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以便农民工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中国政府的专家韩俊说,我们要帮助农民工人及其家庭的更容易地回到他们的家乡省份,并停止向中国大城市的移民潮。
对Gongmeng的Xu Zhiyong来说这个政府提案仍然做的不够。他说:“每个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的人都应该有机会能拿到户口。他应该和别人一样得到同样的社会福利。”只要户籍制度把人划分成两个等级,在中国社会的投入也不会带来社会利益的公平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