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主客场,有意义吗?

  • 来源: 驱动号 作者: kooogle   2018-04-19/14:47
  • 对爱看球的来说,4月从不用担心温度。

    激战正酣的欧冠淘汰赛让深夜灯火通明,NBA季后赛的宣传片正在循环播放,而国内也有属于自己的CBA总决赛。拥挤不堪的比赛场馆里,坐镇主场的球队和球迷一起虎视眈眈,准备让远道而来的对手明白,什么叫“身在方寸之地,而四面都是想将自己置于死地的敌人”。

    某种意义上说,主客场制的重要性对职业体育的重要性,相当于“器官”。电竞这项新兴体育项目,也在今年迫不及待地同步了这项明星机制。鉴于与足球、篮球等竞技的巨大差异,质疑和弯路几乎是肯定的。

    “打游戏的比赛,还要弄个跑来跑去的主客场,有意义吗?”

    (一)主场优势?

    电竞人BBKing最近在公众号中,提了个有趣的问题:LPL(英雄联盟职业联赛),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主场优势”?

    这在足球、篮球比赛中从没被质疑过。每到NBA常规赛季末,教练们即使冒着球星受伤的风险,也要赶他们上场,为的就是在季后赛中争取多几个主场;欧冠的梅西、C罗们必须在主场火力全开,因为他们清楚在客场的日子里,球场上的每一块草皮都会变成敌人。

    台风般呼啸的加油、欢呼和谩骂声,以及裁判自己绝不会承认的微妙判罚尺度,足以让任何一个经验不足的客场球员头皮发麻,然后被莫名的压力生吞活剥,发挥失常。数据和逻辑都能证明,一支球队在主场的胜率,确实普遍高过客场。

    那电竞呢?

    “没有优势。”坐拥杭州主场的LGD英雄联盟战队队员pyl,坦率地表示。

    任何电竞比赛中,即使没有专用的隔音房间,选手耳朵也总被硕大的隔音耳机包裹,眼睛时刻紧盯着屏幕——注意力集中是基本操作,因为任何细微的画面和声响变化,都可能决定比赛最终结局。

    这同时也意味着,除非有人钻到他们眼皮子底下,否则无论是加油声还是手势、标语,对选手的干扰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更谈不上招呼他们额外的心理压力。

    我曾现场观看的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观众的热情超乎想象,全程震耳欲聋,但选手的神色却基本没有变化。直到比赛结束谢幕时,才能透过浮出屏幕的脸,攥住他们内心的腼腆和紧张。

    另一个“主场哨”因素可能也并不存在。竞技游戏在设计过程中,就已经确定了完善的规则判定机制,基本无需人工干预。对裁判来说,多半工作量集中在赛前、赛后的软硬设备检查以及记录,以杜绝可能影响公平性的漏洞。但在联盟化逐渐完善的电竞赛事中,很难想象还会有队伍愚蠢到冒着被驱逐的风险,去做这些小动作。

    勉强算得上“主场优势”的,可能只有地域差异了。各地气候、饮食习惯的不同,或许会让出身各异的选手产生些许不适应,进而影响竞技状态。

    相传在英雄联盟S4比赛期间,EDG队员出去吃饭,某位选手吃了一碗台湾当地的牛肉面后开始拉肚子,导致他在此后比赛中失误频频,状态一落千丈。

    但这例子,更像个梗。

    未来,如果真到了非要体现主场优势的节点,也许还得从游戏规则本身入手,生成机制因素,既不至于过度影响赛果,也能在合理范围内利好主队。

    (二)商业网络。

    相比仍虚无缥缈的“主场优势”,商业考量可能更为实际。

    很多人都说现在已经是电竞盛世,但必须正视的现实是,即使对于联盟化和职业化最有经验的LPL,作为赛事核心的俱乐部也很难盈利。

    “多数俱乐部盈利情况并不乐观。”LPL三支拥有主场的俱乐部之一、SNAKE俱乐部董事长爽全毫不掩饰他对主客场制的期望,“赛事的品牌价值将会大幅提高,场馆运营将会成为新的收入来源。”除了票务收入,场馆租赁、赞助商冠名和广告位是被普遍认可的变现方式。

    另一支坐拥杭州主场的俱乐部LGD,干脆将自己的主场看作一个区域综合商业体。

    “现阶段电竞俱乐部的收入还是比较单一,赞助空间有瓶颈,直播平台热消退之后,投入也在减少,电竞选手的签约成本却在不断提高。”LGD俱乐部董事长潘婕考察了传统职业体育业态后,尝试以电竞为核心主体,辐射到旅游、餐饮和院线等领域,将收入由单点扩散为面。就像许多商业中心模式,无论观众是不是冲着电竞来的,吃喝玩乐的需求都能在这个综合体内完成。“我们要打造的是即使选手都睡觉了,也能24小时运作的业态。”

    这种运作体系仍需要时间验证,但看上去其中的确有利可图——主场落成后,因为“商业冲突”的原因,潘婕甚至在自己的地盘上“挨了捶”,最后还得由政府出面协调摆平。

    而对于“金主爸爸”赞助商们来说,主场观众的上座率和狂热程度也能让他们更直观地洞察到,“我把钱投在游戏比赛上,真的不只是为了情怀在买单”。归根结底这必须是一个有利可图的生意,类似苏宁、京东、哔哩哔哩这样的企业才愿意长时间待在赞助名单上。

    LPL之外,另外一项旗舰电竞赛事KPL也在今年开始了上海和成都“双城主客场制”的探索,并计划在几年后裂变为多城主客场制,最终完成覆盖全国的目标。

    在联盟主导下的春季赛场,除了可以看到浦发银行、麦当劳和VIVO等企业的广告位,现场也已经开始面向观众,出售与当地企业及商圈合作、主场战队相关的食品和周边产品,力求实现商业生态的多元化——而在联盟体系中,这些元素在提升KPL整体营收的同时,也会按照共享收入的原则,与版权、赞助等核心收入一起填充各大战队的腰包。

    很显然,不管是LPL还是KPL,阶段性的标杆仍是经验老道的传统职业体育联盟。虽然转播版权和赞助分成的收入已很丰厚,但这仅仅是一家俱乐部的保底下限,对于自己主场生态运作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他们的商业上限。

    拥有成熟主客场赛制的NBA,主场球队拥有一定范围内的自主经营权,诸如球馆门票以及衍生品周边的销售收入全部归球队所有,收入不菲。在其他变量恒定的情况下,这才是决定俱乐部间财务差异化的核心因素。

    (三)城市文化!

    电竞从业者仍需要与“玩物丧志”的论调斗争,这肯定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如果电竞能像足球、篮球等运动一样,融入城市文化,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和精神寄托,那不但这场与严肃舆论焦灼了20年的战争可以彻底结束,电竞和他的小伙伴们也能跻身主流文化。而这也是整个产业发展的最优形态。

    “我们做地域化的初衷,就是为了能够带来并沉淀更多的忠实粉丝和观众。”腾讯互娱移动电竞业务部总监、KPL联盟主席张易加谈到主客场制时说。

    有了驻扎之所,才有与城市、人群更多的互动,有更多的互动才能建立稳定的连接,成为诞生新文化的洼地。

    在发展成熟的职业体育联盟中,俱乐部与他们所在城市的连接已经完全成型,这种连接的意义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的从属,更在于心理层面的代入和互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马斯洛理论中的所有高层级需求都能被映射。更重要的是,俱乐部一旦转化为城市代言者的角色,那这种情感映射就可以超越赛事乃至体育本身,成为融合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在内的复杂力场。

    城市在影响球队,而球队也能反作用于城市。所以NBA中的洛杉矶湖人、纽约尼克斯,哪怕他们的战绩再怎么稀烂,舆论仍然会将他们与豪门的字眼挂钩;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永远不惧马德里,因为他们认为巴萨随时能在联赛中收拾皇马;而就在我们身边,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京沪两大超级城市间的对决,热闹程度总是堪比春晚。

    城市代言者,城市文化的精神寄托,就是电竞主场制理应前进的终极方向。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欧美职业体育中成熟的城市文化,底下的基石是超过数十年甚至百年的运动,不断升级迭代才进化到如今的完善程度。这一点足以令电竞界相形见绌,哪怕公认产业生态最发达的韩国,目前也没有建立起以城市为起始点的电竞文化。

    从这个角度看,虽然中国电竞一直挣扎到21世纪头十年后,才告别商业蛮荒时代;虽然2018仅仅是尝试主客场的头一年,且仍处于建立线下连接的初级阶段。但值得敬佩的是,中国电竞确实在建立地域文化方面走在了最前线,并且这样的探索并非是纯金钱层面的短视。潘婕就认为,电竞俱乐部未来有机会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

    但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电竞塑造新文化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载体,不管是多好玩多经典的游戏,寿命终归是有限的。而电竞主场的落地,其实为这个看似无解的痛点提供了曲线救国的思路:假如你对于“杭州”、“LGD”的认可度,不亚于“英雄联盟”本身时,那么有一天当心爱的游戏无可避免地老去时,生活在西湖边上的你,还会狂热支持挂着“LGD”招牌的另一个电竞项目战队吗?

    切换到传统职业体育的语境:你是巴萨的铁杆球迷,假如有一天篮球取代足球成了西班牙最受欢迎的运动,你会接着去看悬挂巴萨队徽的篮球队吗?

    不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主客场对于中国电竞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深远。但电竞城市文化,一定是以竞技为基石的新型泛娱乐文化:

    立足胜负,但远超胜负。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文章数: {{userinfo.count}}
    访问量: {{userinfo.zongrenqi}}

    驱动号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