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地机领域来了新成员!戴森WashG1全球首发,这次又凭什么刷新认知?

  • 来源: 驱动中国 作者: 陌陌   2023-10-20/17:03
    • 正文

    驱动中国2023年10月18日消息,纵观现如今的清洁电器市场,洗地机已成为各品牌绝对绕不开的重点,不少品牌厂商都通过产品线的拓展陆续入局,显然洗地机在中国家庭中的需求比重在逐步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也有不少用户期待戴森这样的清洁领域领导品牌加入,带给行业革新力量。

    而现在,我们终于等来了戴森首款洗地机产品——WashG1的到来。近日,戴森在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货举办了新品线下发布会,正式向业界宣告,戴森WashG1洗地机在中国全球首发。

    我们都知道,在干式除尘领域,凭借高性能的数码马达带来的强劲吸力,戴森吸尘器向来很能打。但这一次入局洗地机,戴森却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祭出“独门绝技”,而是试图凭借戴森一贯“解决他人容易忽略问题”的DNA,来重塑洗地机行业的产品衡量标准,树立一套全新的洗地理念。

    在戴森看来,洗地机产品不仅要解决干湿垃圾的清洁效果,还要解决传统洗地机因为机器设计局限性所导致的固液垃圾堵塞管道、异味喷发、机身存在清洁死角等问题,这也是不少消费者在使用洗地机过程中提到的槽点。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来看,我们固然需要硬核、高效的清洁体验,但产品日常维护也十分重要,试问有谁能接受“洗地十分钟,洗洗地机半小时”?

    戴森工程师观察到,究其根本,维护困难、性能衰退、异味喷发等问题其实都是因为传统洗地机使用吸力洗地所导致的。当固液垃圾被吸入结构复杂的机身内,并随着气流被带进污水箱的整个过程中,部分垃圾可能会因为湿度而黏附在机身内部的管道和死角处,不仅难以清理到位,长期使用后可能会积聚在死角,造成异味甚至细菌滋生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应对异味和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衰退问题,从而让消费者获得洁净省心的维护体验,这一次戴森 WashG1又另辟蹊径,开创性地采用了“不依赖吸力”的洗地思路。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吸力,戴森是怎么实现更好的清洁效果和机器维护体验的呢?

    根据发布会现场介绍,戴森工程师将两个内置马达的主滚筒分别安置于WashG1洗地头的前后两端,两个滚筒相向旋转的同时,脉冲式注水泵将清水源源不断地输送至26个沿着滚筒分布的出水口,均匀浸润两条滚筒,实现持续的清水清洁。双滚筒设计也增加了每次清洁时滚筒在污垢上的停留时间,让去污效果变得强力和高效。滚筒本身的材质也经过精挑细选,每平方厘米64,800根超细纤维的高密度特性,能够让滚筒所到之处都能卷起、包裹住地面上的碎屑、污垢和毛发等垃圾、

    针对用户吐槽的干湿垃圾处理难题,戴森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戴森WashG1洗地机采用了独特的三重固液分离技术,洗地机在工作过程中,前置分离毛发和固液垃圾——脏水集入污水箱,而包括毛发在内的固体垃圾则被刮入碎屑盒,无需触碰,即可实现洁净的固液垃圾分离及处理。

    机器开启后,两个主滚筒相向旋转,持续清洗并卷起地面上的各种干湿污垢及毛发。与此同时,紧贴主滚筒的两根内置尼龙刷条不断刷下滚筒上粘附的固体污垢、碎屑和毛发,并将这类固体垃圾甩至可拆卸的碎屑盒中。随后,滚筒上方的刮条不断挤压滚筒、刮下污水。碎屑盒的底部托盘采用网格设计,网格孔径小至500微米,能够有效分离刮条刮下的污水和刷条刮下的固体碎屑,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污水被抽入容量达0.8升的污水箱中,而固体碎屑则留在网格托盘上,不会进入机器管道内部,实现卫生便捷的固液垃圾的分离与处理。

    另外,考虑到用户的深度清洁需求,戴森还推出了专门的硬质地面清洁剂,可去除99.9%地面细菌。根据戴森介绍,戴森洗地机WashG1搭配戴森01硬质地面清洁剂,在实验室环境下,使用机器的高水量模式进行5次推拉,可去除在不锈钢表面上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

    除了以创新产品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期待,戴森还不断完善匹配本土需求的品牌服务,让更多中国消费者能够“无负担”地拥抱创新科技。在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之际,戴森再次升级“戴森以旧换新轻松购”服务,用家中的闲置旧机就可以实现跨品牌换购戴森。

    全新升级的“戴森以旧换新轻松购”为消费者们提供了戴森地板清洁类产品、戴森环境电器、戴森个人护理类产品等更丰富的可换购选择。用户在通过回收价预估、上门/物流回收、质检报价等流程后,可以选择通过以旧换新抵用券或现金的形式获得旧机回收金额,在充分保障戴森用户权益的同时,与消费者共建信任链条。

    未来,戴森也将积极开展与本土消费者的互动,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把握本土机遇,为更多中国消费者营造安心舒适的消费和服务体验,持续助力中国家庭的美好生活。


    评论 {{userinfo.comments}}

    {{money}}

    {{question.question}}

    A {{question.A}}
    B {{question.B}}
    C {{question.C}}
    D {{question.D}}
    提交

    驱动号 更多